成果推介
当前位置: 成果推介 > 正文
最新研究成果 | 外国语学院研究团队在人工智能对人类复杂话语的认知判断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 2025年09月04日 16:37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近日,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文旭教授与其博士研究生田亚灵撰写的论文“Understanding ironic utterances: A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of ChatGPT-4o”在国际著名语言学期刊Intercultural Pragmatics公开发表。

     随着大语言模型(LLMs)日益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模型能否准确理解涉及人类认知的复杂话语逐渐成为了一项关键挑战。反讽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极度依赖语境、文化和认知因素,对LLMs的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研究以认知语用视角下的反讽理论为指导,结合定性与定量方法,构建了一个系统的测试集,并设立人类实验对照组,全面考察了ChatGPT-4o在理解和处理包括言语反讽、情境反讽、视觉反讽和多模态反讽在内的多种反讽类型时所展现的优势与局限,同时也分析了影响其表现的关键因素,并进一步考察了模型在理解反讽话语时所倾向于依赖的机制。

研究结果显示,在涉及情境反讽、视觉反讽以及多模态反讽的理解任务中,人类被试与 ChatGPT-4o 均能达到完美的准确率。然而,当面对需要更复杂的情感语调把握和高级认知能力参与理解的言语反讽时,ChatGPT-4o表现出显著的局限性。此外,本研究还探讨了影响 ChatGPT-4o理解和处理反讽话语时的关键因素,并识别了模型在处理反讽话语时倾向依赖的主要机制。

本研究的发现为提升人工智能系统处理复杂语用现象的能力提供了实证支持和发展路径。同时,研究也为语言学理论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提供了启示。未来研究应继续探索如何将更复杂的认知与社会推理能力融入人工智能模型中,以提升其在理解复杂语言现象方面的表现。

原文链接:https://www.degruyterbrill.com/document/doi/10.1515/ip-2025-2004/html

 

    文旭,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教育部国家级人才特聘教授;教育部英语分指委委员,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翻译学专业委员会会长,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重庆市外文学会会长;Cognitive Linguistic StudiesAsian-Pacific Journal of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语言、翻译与认知》主编;商务印书馆“中国认知语言学前沿丛书”主编,Bloomsbury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系列丛书主编,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主编。

 




文旭教授照片

Intercultural Pragmatics(《跨文化语用学》)创刊于2004年,是一本经过严格同行评审的期刊,主要刊登理论与应用语用学方面的研究。其目标是研究语用学理论的一般性问题、多种语言与文化或同一种语言的不同变体。该刊是语用学和跨文化语用学领域的国际权威刊物,系中科院JCR分区文学、语言学一区期刊,2025年语用学领域期刊排名第一。


撰稿:田亚灵  审核:文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