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看板
当前位置: 学术看板 > 正文
云岭大地绘新篇:国家治理学院朱琳课题组实地调研云南大型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
发布时间: 2025年09月04日 17:18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云岭大地,易地搬迁焕新颜;三县实践,居业协同谱新篇。20257-8月份,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朱琳副教授围绕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组织课题组成员深入昭通市镇雄县和曲靖市会泽县实地调研,探寻云南省万人以上易地搬迁安置点居业协同治理“秘籍”,绘就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生动画卷。

镇雄县:“4+”模式筑牢民生保障网

镇雄县聚焦6.5万搬迁群众的长远发展,构建监测+帮扶、就业+产业、党组织+N、网格+治理“4+”模式,系统推进稳得住、能融入、可致富

镇雄县创新建立“133”监测帮扶机制,实现对易迁群众大病救治和家庭医生签约“两个100%”覆盖,义务教育阶段保持“零辍学”,为14080名低保对象、297名特困人员、267名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供兜底保障,确保民生底线。

呢噜坪纺织服装产业园内,王大姐经过培训成为产业工人,现在既能上班又能顾家,日子踏实多了。镇雄县依托村级就业服务站和劳务公司,采取“网格化摸底、精准化对接、组织化输出、品牌化带动”方式,转移就业劳动力3.2万余人,开展订单培训超千人次。并通过盘活安置区商铺584个,开发利用三地资源15.52万亩,拓宽租金、分红、劳务等多元收入来源。

镇雄县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整合帮扶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等力量,推出亲情、保姆、功能、志愿、融合等“五项服务”,帮助群众更快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以微网格实现精细管理,将治理触角延伸到每个楼栋,通过红黄绿三色分类动态监测风险,把服务与安全送到每家每户,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

132d5578789c31ab9a19610e315ce7b

202589日,服装产业园工人工作现场

 

 

 


202587日,开展搬迁居民问卷调查

 

 

 


202589日,与社区干部进行座谈交流


会泽县:“四四”工作法书写精准帮扶答卷

20204月,会泽县8.2万搬迁群众全部入住集中安置点,并设立2个街道(钟屏街道、以礼街道)、9个社区、193个居民小组,成为全国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会泽县创新推行四四工作法,通过四色管理实现精准识别,依托四项举措开展靶向帮扶,显著提升帮扶资源使用效益和群众满意度。根据搬迁群众的劳动能力状况,将家庭划分为红、橙、黄、绿四类,分别对应帮、扶、兜、防差异化策略。木城社区居民张大姐表示:我家虽是绿灯户,但干部仍常来回访,宣传防返贫政策,非常贴心。

在精准施策方面,会泽县用活政策资源,创新推出六项帮扶举措:管护驿站帮助28名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月均增收3500元;农产品分拣带动82名弱劳力年增收超9000元;微菜园满足107户蔬菜自给需求,降低生活成本;通过爱心托管”“励志宣讲大学生实践岗等方式,全方位解决群众务工、育儿和发展难题。

同时,会泽县着力构建精细化基层服务体系,建立“社区—网格—楼栋—家庭”四级联动响应机制。充分发挥网格员和联户长的基层触角作用,确保群众诉求“小事格内化解、大事社区协调”。依托“智慧钟屏”数字化管理平台,为居民建立动态电子档案,实时监测就业、医疗、教育等民生数据,提供智能化便民服务。

目前,常态化开展的“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

 

 


家事”主题实践活动,已成为深化干群联系的重要载体。在此基础上,群众自发组建多支志愿服务队伍,通过“群众自治”模式有效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2025811日,会泽县钟屏街道木城社区书记正在介绍产业园规划布局

2025812日,与会泽县相关工作人员座谈交流

团队持续关注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从2016年起,到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北、广西、甘肃、宁夏等地开展大中型易地搬迁调研,近年来聚焦西南地区易地搬迁安置区的创新实践研究。2025年主要开展了云南昆明、昭通、曲靖地区调研,通过大量实地走访调研、座谈访谈、一手数据采集,研究中国易地扶贫搬迁减贫治理机制和路径,为破解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的贫困问题提供中国经验。目前,已经在国家级杂志进行了《云南东川区:安业工程绘就搬迁群众幸福底色》的经验发表、怒江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建议曾获省级部门采纳和州级部门采纳,后续团队将继续推动该课题的深化研究与成果转化,强化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的双向互动,为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提供更具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和学理支撑,积极贡献高校智库力量。



撰稿:夏万琪 陈西南

审稿: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