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研究平台:
重庆市教委日前启动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团队的申报工作,现将申报推荐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一)在基础理论研究或重大应用对策研究上有创新。创新团队应在团队建设中注重展现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紧密结合高校“双一流”建设需要,在学科、理论和方法上有所创新,使团队具备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及重庆市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能力,并产出一批具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
(二)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有突破。创新团队应注重发挥高校学科和人才优势,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紧密结合新型高校智库建设需要,推进协同创新,特别是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出有分量的对策性研究成果。
(三)在汇聚和培养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上有成效。创新团队应面向国家和我市社科领域人才战略目标,结合学校人才培养规划,在若干优先发展领域和主攻方向上组织、培育和建设优秀学术群体,集聚核心创新资源,积极打造人才培养新高地。
二、申报条件
(一)创新团队原则上要以市级以上(含市级)人文社科类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2011协同创新中心、研究资政中心、新型高校智库等为依托(申报者应征得相关机构负责人同意),紧密结合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学术水平在我市高校同行中应具有明显优势,相关研究工作已取得突出成绩,或具有明显的研究创新潜力。
(二)申报团队带头人须为我校在职正高级职称教学科研人员,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品德高尚,治学严谨,组织协调能力强,在主攻研究方向上有良好的科研学术基础,在研究群体中能发挥凝聚作用,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或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5岁(截至2020年3月)。团队主要成员由5-10名组成,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学位。团队成员有长期合作基础,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和合作研究的科研课题,具备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条件。
(三)研究主攻方向以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为主,鼓励文理交叉,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围绕长江经济带、意识形态安全、乡村振兴、一带一路、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重点文化发展战略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重庆市“八项行动计划”、“三大攻坚战”等地方需求,组织跨学科研究团队协同攻关。不支持单一学科申报。
三、资助及管理措施
市教委将对获得立项的协同创新团队资助建设经费10万元,资助期限两年。资助期限结束后,市教委将对资助团队的标志性成果进行评估。对创新成果显著,发展潜力大,创新氛围好的团队可继续给予新一轮的支持。
四、申报工作相关要求
(一)学校鼓励符合上述申报条件者积极申报,并按要求向市教委推荐5个协同创新团队参与市级竞争。
(二)申报者填写《重庆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团队建设申报书》(详见附件)。申报书应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包含附件在内不超过30个页码。
(三)申报材料(含附件)电子版于2020年4月21日前发送至shekc@swu.edu.cn,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吴淑爱(68253650)、徐中仁(68254481)
附件:重庆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团队建设申报书
社会科学处
2020年4月14日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