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新闻
当前位置: 社科新闻 > 正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字谐声大系”开题报告会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 2018年11月10日 15:28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由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孟蓬生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字谐声大系”(批准号17ZDA297)开题报告会于2018年11月6日上午在西南大学社会科学处会议室举行。出席开题报告会的领导和专家有:重庆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成员阳奎兴副主席、西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刘义兵教授、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刘钊教授、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副所长邓章应教授、南开大学施向东教授、西南大学喻遂生教授、张显成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王贵元教授、北京大学李家浩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李国英教授、吉林大学冯胜君教授等。同时参加会议的还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宁夏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单位的十余位专家学者以及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

开幕式由西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刘义兵教授主持。刘义兵教授转达崔延强副校长的嘱托,向孟蓬生教授表示祝贺,向出席开题报告会的领导和专家表示感谢,希望评议专家不吝赐教,贡献智慧,严格把关,希望课题组虚心求教,努力提高课题研究质量。重庆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成员阳奎兴副主席对孟蓬生教授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表示祝贺,并对课题组提出了几点希望:一是担任好研究者和管理者两种身份,提高三个管理(经费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的水平,提升课题的质量和效率。二是处理好三个统一,做到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的统一,立项、结项和过程的统一,出人才、出成果和出影响的统一。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副所长邓章应教授表示,汉语言文献研究所会大力支持项目的开展,希望研究所师生更多参与到课题中去,得到成长。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刘钊教授指出,中央重视中华文明的继承和研究,重视对“冷门绝学”的支持,古文字研究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以往的文字研究,比较集中于字形和字义。通过文字对语音进行集中、系统的研究,这方面的工作比较缺乏。“汉字谐声大系”恰逢其时,课题组专家也是一时之选,希望课题组能通过本次开题报告会明确定位,明确目标,细化工作流程,为课题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项目首席专家孟蓬生教授代表课题组向专家组汇报“汉字谐声大系”项目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框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并介绍了各个阶段汉字的取样、研究情况,展示了部分材料与样表。该项目将以历代汉字谐声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汉字字形的搜集、汉字的结构分析、汉字的断代研究、汉字谐声谱的编制与检索等内容。项目将吸收文字学和音韵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制作断代《汉字谐声谱》的基础上,整合成为一个以满足汉语语音史研究需求为主要目的,同时又可以满足文字学、词源学和其他诸多相关学科需求的《汉字谐声大系》,并把相关资料录入计算机,制成《汉字谐声大系》数据库。

以刘钊教授为组长的课题评议专家组在认真听取了孟蓬生教授的汇报后,对项目的规划和准备情况进行了细致、严肃的评议。专家组高度肯定了项目的价值和意义,对课题组的辛苦工作表示赞赏,但也指出了一些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将来研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学术意见。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课题体量偏大,难度较高,经费不足,建议本着务实的原则尽量缩小规模,减少工作量,以保证顺利结项。喻遂生教授提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张显成教授主张“做减法,千万不要做加法”;刘钊教授认为“要瘦身,要充分考虑按时完成的艰巨性”。王贵元教授、张显成教授、刘钊教授都认为课题组应该保证前期研究工作质量,争取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滚动经费的支持。专家组较为关注谐声判定的问题。施向东教授认为,判断某一个字是否谐声字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面临困难,课题组应明确判定标准。王贵元教授认为,结构分析、谐声判定是课题研究的核心,是关键问题,可以兼收不同观点,供大家参考。喻遂生教授提出,谐声字除了可以明确判定的以外,可以设“存疑”一类。刘钊教授也认为可以用“并存”“互见”等方式保留不同意见,谐声字的认定要从宽。此外,专家组还对谐声字的断代、现有音韵学理论的认识和利用、数据库的建设和使用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评议。例如,刘钊教授建议将数据库建成实时动态的、开放式的系统,以便学界使用。

最后,孟蓬生教授代表课题组对专家们的评议表示感谢。他表示,将认真考虑专家们的宝贵意见,对今后的研究工作作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同时也希望课题组以后能继续得到各位专家的指导,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使项目顺利展开,及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