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新闻
当前位置: 社科新闻 > 正文
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召开首届中希文明高峰论坛
发布时间: 2023年02月23日 09:49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转载自光明日报)

北京时间2月20日,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启动仪式暨首届中希文明高峰论坛在希腊雅典大学隆重举行,中心建设正式开启新征程。

据介绍,该中心由我国西南大学牵头,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和四川大学等国内高校优势资源,与希腊雅典大学、佩特雷大学、亚里士多德大学和克里特大学共同合作成立,以“文明互鉴”为根本理念,融千年历史的厚度和文明互鉴的高度为一体,以学术研究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以国际联合人才培养推动中希高等教育合作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以期为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两国专家学者在论坛中就中心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度共建,推动中希文明交流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促进中国-希腊、中国-欧洲的民心相通,推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宝贵意见建议。中心秘书长、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王勇主持会议。

会上,中方四所共建高校专家依次发言。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中方主任、西南大学崔延强教授在主旨发言中通过对古希腊的皮浪主义与中国的道家学说的比较,论证了中希文明之间的互鉴性。他指出,皮浪主义与道家哲学使用了相似的核心概念,具有一致的论证方法,塞克斯都和庄子的哲学追求殊途而同归,两者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古代希腊与中国哲学具有一致性和趋同性,二者之间的对话正是希腊与中国文明互鉴比较的鉴证。

中国人民大学张志伟教授指出,逆全球化产生的核心根源在于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工具理性与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价值理性之间的失衡,学者们的历史使命就是使古老的文明理念重新焕发青春,激发历史的可能性,让历史走向未来,我们不仅需要返本开新,激发传统观念的活力,而且需要通过文明交流互鉴,在传统的各个文明理念相互融合中形成一种崭新的全球性文明理念,引导全球性文明克服种种困难,走向共同繁荣。

山东大学傅永军教授讨论了西学东渐与中国诠释学的创建。他指出,将源自古希腊的诠释学融入中国文化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当前将汉语学界的中国诠释学建构主要有四种路径:朝向方法论诠释学、朝向诠释哲学、朝向“哲学诠释学”、顺应当代诠释学伦理学转向之要求谋划中国诠释学建构。因此,中国与希腊文明互鉴不仅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而且在实现路径上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

四川大学梁中和教授在发言中比较了道德情感在古希腊与中国哲学教育中的地位。他指出,无论是孔子还是苏格拉底,都将道德情感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古代希腊和中国哲学家的追求是趋同的,都是要在具体的人的生活中实践的德性之知。因此,对古希腊和中国哲学的比较与互鉴将全面推动我们对古希腊与中国这两大人类轴心文明的理解,进而为解决当代文明的困境做出突破性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