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推介
当前位置: 成果推介 > 正文
最新研究成果 | 历史文化学院苏俊林教授撰写的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17日 15:45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近日,历史文化学院苏俊林教授撰写的论文《“焚书坑儒”新认识——基于岳麓秦简“解禁令”的考察》一文,被《新华文摘》2025年第14期全文转载。该文原刊于《中国史研究》2025年第2期。

“焚书坑儒”是秦代重要的政治事件,对中国政治和文化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自汉代以来,学者对于“焚书坑儒”都有很多认识,成为我们认识秦代历史的重要构成内容。

《“焚书坑儒”新认识——基于岳麓秦简“解禁令”的考察》一文,基于岳麓秦简中新见的“解禁令”,深入研读传世文献,认为在“焚书坑儒”事件中,除了“焚书”“坑儒”之外,还有禁止以古非今的“禁言”内容。由此形成的“禁言令”在“坑儒”事件中得到残酷执行,导致博士缄口不言,朝廷言路中断。为了重开言路,在秦始皇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下限为该年七月)的某日,秦始皇下诏要求优待参与议事的博士,李斯顺势奏请解除对博士的“禁言令”,并得到秦始皇“制曰可”的批准。这就是岳麓秦简“解禁令”的内容。“解禁令”虽部分恢复了秦朝廷的言路,但秦二世时言路再次受到影响,秦朝很快覆亡。

本世纪以来,随着里耶秦简、岳麓秦简等重要秦简资料的出土,学界掀起了研究秦代历史的热潮。苏俊林教授深耕秦简和秦代历史的研究,在深入研读岳麓秦简“解禁令”简文和《史记》等传世文献的基础上,对“焚书坑儒”提出了新的认识。该研究不仅有利于推动秦代历史的深入研究,对于结合出土简牍和传世文献研究秦汉历史,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苏俊林,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重庆巴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理事、日本吴简研究会海外会员。曾入选重庆市“巴渝学者”青年学者、重庆市第四批学科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国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主研、参与日本文部科学省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学术团队项目、一般项目等多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中国史研究》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近60篇。

1564445069_IMG_0576

《新华文摘》创刊于1979年,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管、人民出版社主办、新华文摘杂志社编辑出版,是大型理论性、综合性、资料性文摘类权威期刊。杂志每期精选弘扬时代主旋律、荟萃人文学术精华、凝聚中国经验的优秀文章,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大量哲学社会科学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和文艺佳作,是我国极具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文摘类杂志。

《中国史研究》创刊于1979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刊物注重学术的原创性和前沿性,注重新出资料的研究,注重重大历史问题的探讨,发表中国古代史方面的研究论文、读史札记和书评,是具有重要影响的权威学术期刊。

提取自苏俊林:《“焚书坑儒”新认识——基于岳麓秦简“解禁令”的考察》,《中国史研究》2025年第2期_01

供稿: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
初审:蒋 朴
终审:李 晶